|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品名:蛇膽 蛇膽汁 | 用途:中藥制藥原料、養(yǎng)生藥酒原料 |
產(chǎn)地:長白山 | 產(chǎn)品屬性:爬行類動物 |
性:微寒 | 味:微咸 |
毒性:無毒 | 產(chǎn)品形態(tài):粉 |
蛇膽粉
拼音名: Shedan
英文名: FEL COLUBRDAE ET ELAPIDAE ET VIPERIDAE
本品為本品為游蛇科(colubridae)眼鏡蛇科(Elapidae)及蝰科(Viperidae)動物多種蛇的膽汁干燥品。
【制法】取蛇膽汁,濾過,干燥、粉碎,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色、灰黃色粉末。氣微腥,味苦,易吸潮。
【鮮蛇膽
來源】春秋兩季捕捉,剖蛇取膽,保存于含乙醇50%以上的白酒中。蛇膽與酒的比例為1:1(g/g)
【原生性狀】本品常呈橢圓形、卵圓形、長橢圓形及長卵圓形,膽皮多呈淺綠色,光滑柔嫩而富有彈性。有的包一層筋膜,膽管多細(xì)長而柔韌,不易拉斷,有的被筋膜包住而緊貼膽皮。膽蒂稍側(cè)生,膽囊多飽滿,按之有彈性,對光透視呈半透明狀,膽汁粘稠,黃綠色或橙黃色。氣微腥,味先苦而后甘,具清涼感。
【鑒別】(1)取膽汁1滴,加1%糖醛溶液(新制)加5%硫酸5ml,置沸水中10分鐘,變藍(lán)色;如由淡綠色漸變紫褐色后變污綠色者為魚膽顯墨綠色的為雞膽;淺黃棕色為鴨膽。
(2) 用注射器于膽囊中抽取膽汁1ml,加甲醇1ml混勻靜置。取上清液作供試品溶液。另取《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規(guī)定的蛇膽汁,按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吸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diǎn)樣于含0.5%CMC-Na同一硅膠G層板上,以異戊醇-冰醋酸-水(18:10:6)為展開劑,展開15cm,取出,晾干。待展開劑揮盡后,噴以30%的硫酸溶液。在105℃烘烤10分鐘,取出。分別在日光和紫外光(365nm)下觀察,供試品在與蛇膽汁對照品相應(yīng)位置上應(yīng)顯相同顏色的斑點(diǎn),且斑點(diǎn)顏色不得比對照品弱。
【檢查】(1)取膽汁少許,置載玻片上,滴加碘液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得顯藍(lán)色或紫藍(lán)色。
(2)剖開膽囊,嗅之,不得有異味。
【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膽酸對照品12.5mg,精密稱定。置25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膽酸0.5mg)。
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繪制,精密量取膽酸標(biāo)準(zhǔn)溶液0.2、0.4、0.6、0.8、1.0ml,分別置試管中。各加60%冰醋酸溶液至1.0ml,加新制的1%糠醛溶液1.0ml,使混勻,在水浴中放置5分鐘,加硫酸溶液(硫酸50ml與水65ml混勻制成)13ml,搖勻,在70℃水浴中放置2分鐘,以相應(yīng)試劑為空白。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標(biāo)準(zhǔn)操作規(guī)程》實(shí)驗(yàn),在605nm波長處測吸收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biāo),濃度為橫坐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
測定方法 取蛇膽,剖開,取出膽汁及浸泡蛇膽的酒液配成1:1的溶液為供試液,靜置后精密稱取上清液0.5~2g,置水浴上蒸干。殘?jiān)?0%的冰醋酸溶解后,移于25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棄去初濾液,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ml,分別置甲乙兩個具塞的試管中,甲管加新制的1%糠醛水溶液1ml,乙管加水1ml作空白,照標(biāo)準(zhǔn)曲線繪制項(xiàng)下,自“水浴上放置5分鐘”起,依法測定吸收度。從標(biāo)準(zhǔn)曲線中讀出測定液中膽酸的濃度,計(jì)算即得。每克供試液含膽酸不少于12.0mg。
【常見蛇膽種類】銀環(huán)蛇膽 呈長橢圓形,兩端稍件尖,膽管教細(xì)。夏季膽汁呈褐色、白色或淡紅色,冬春季的膽汁呈綠色或黑褐色,味苦而甘,微腥(金環(huán)蛇膽圓形或略似三角形)。
眼鏡蛇膽 新鮮膽囊呈橢圓形或卵圓形,膽皮膜光滑,膽管略扁,重1~5g,膽汁呈橙黃色淡紅色或墨綠色,味苦而干涼。
蘄蛇(尖吻蝮)膽 鮮膽囊呈圓形,膽管粗,重1.5~5g,膽汁呈白色,淡紅色或綠色,膽汁隨濃淡的不同,呈墨綠色、褐色 或白色,味苦而甘涼,氣微腥。
烏風(fēng)蛇膽 鮮品呈長圓筒形,兩端鈍圓,膽皮膜表面粗糙富有脈絡(luò),膽管很細(xì),位于膽囊的近中間,重1~2g,味苦澀,氣微腥。
錦蛇膽 鮮品呈橢圓形,先端漸尖,末端鈍圓,膽皮膜厚而光滑,膽管細(xì)長略扁而側(cè)生,重0.8~3g,膽汁呈墨綠色,少數(shù)呈橙黃色或淡紅色,味苦而甘涼,氣腥。
鼠蛇膽 鮮品長卵圓形,膽皮膜表面光滑,重1~2g,膽汁墨綠色,味苦澀。
【常見偽品】雞、鴨膽 外形教蛇膽稍長,二頭漸尖,膽囊呈草綠色,膽管粗而硬,韌形差,浸在40%以上的白酒中,其膽管和膽囊會漸漸腐爛(蛇膽可保存1~2年)。
黃鱔膽 呈長卵形,長1~1.5cm,直徑約0.5cm,質(zhì)柔軟,易破裂,膽汁橙黃色,味微苦、回甜。
白兔膽 呈橢圓形,長1.5~2.5cm,大的可達(dá)3.5cm,直徑0.8~1.5cm。質(zhì)具韌形,難破裂,膽汁深褐色,味苦。
龜膽 呈橢圓形,長約1.5cm,直徑約0.8cm,質(zhì)皮柔軟,易破裂,膽汁淺褐色,味苦而腥。
鰱魚膽 呈橢圓形,長約1.5cm,直徑約1cm,質(zhì)皮薄極易破裂,膽汁淺褐色,味極苦而腥。
【炮制】 使用時,除去膽皮,收集膽囊內(nèi)的膽汁,濾過,取濾液和等量膽酒一起投料。
【等級規(guī)格】統(tǒng)貨,蛇膽粉;蛇膽。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鎮(zhèn)痙,瀉肝明目。用于高熱發(fā)狂,痰多咳嗽,眼霧不明,痔瘡紅腫,皮膚熱毒,痱子,還有祛痘養(yǎng)顏?zhàn)饔谩?br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微苦、 寒。
【貯存】 密封,于10℃以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