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起裝置的形式 超起是在桅桿(人字架)與臂架之間安有臂架式超起桅桿,以改善臂架與拉索的幾何關系,同時超起桅桿與超起配重相連,增加了整機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起重機的性能。超起裝置較常用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拖車式超起裝置,將所有超起配重放在一個配重小車上,整機的穩(wěn)定性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工況變化實現(xiàn)簡單,配重小車可以在地面上與主機同步行走或回轉;另一種是懸浮式超起裝置,超起配重在作業(yè)過程中要離地,否則主機不能進行行走及回轉作業(yè)。一般情況下,拖車式超起裝置對地面的要求高,需要能夠滿足配重小車的行走,適用于造船廠這種地面較好的場所作業(yè),當然拖車式超起裝置也可以當做懸浮式的使用。懸浮式超起裝置只要求停放超起配重的地面平整度及強度能夠滿足。但使用懸浮式超起裝置,起重量、工作幅度與超起配重重量、超起配重幅度要匹配,這樣才能夠保證配重離地,進行行走及回轉作業(yè)。大型履帶起重機的主要生產廠家利渤海爾(LIEBHERR)、德馬格(DEMAG)、馬尼托瓦克(MANITOWOC)上述超起裝置形式均可提供,但拖車式超起裝置價格要高于懸浮式。超起裝置的選用與配置,主要依據(jù)使用條件及用戶的操作習慣。 2超起裝置操作流程 拖車式超起裝置的超起配重小車具備自行功能,因此起重量與超起配重的匹配關系不必象懸浮式那么嚴格,既使安裝所有超起配重,在起重范圍內起重機可以不受限制地起升、變幅、行走及回轉,操作簡單。 國內用大部分起重機配置為懸浮式超起裝置,超起配重的變幅與升降有多種形式,操作各有特點。 3結論 根據(jù)超起作業(yè)的操作過程,無油缸型超起裝置安裝簡便快捷,但使用過程中注意事項較多,操作技術難度大;水平+垂直油缸型超起裝置結構復雜、成本高、組裝費時,但使用方便,操作靈活,并且可實現(xiàn)超起配重無級變幅;水平油缸型較前者安裝簡便,成本低,但使用性能與無油缸型差不多,只是在超起配重離地后能夠無級變幅;垂直油缸型超起裝置相對水平+垂直油缸型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組裝時間差不多,使用上也比較方便。 通過對超起作業(yè)操作過程的分析,在起重機超起裝置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幾點:(1)起重機的微動性能要好,最小單繩穩(wěn)定速度不大于2m/min; (2)主變幅力要有最大及最小極限制,可在變幅繩或主變幅拉板上安裝力傳感器; (3)帶垂直油缸的超起裝置需要加裝壓力傳感器檢測兩側拉板受力是否平衡,并在顯示屏上顯示兩者的受力情況,用戶可據(jù)此選擇同步操作兩油缸還是單獨調整; (4)超起桅桿需要安裝角度傳感器,并通過其值來計算超起桅桿的幅度; (5)水平油缸型若可以無級變幅,需要安裝有長度傳感器,否則可在確定的幅度用定位銷來保證超起配重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