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品牌:玉行天下
表面工藝:拋光尺寸:大小都有
材質(zhì):青玉加工定制:是
產(chǎn)地:河南產(chǎn)品編號:0001
工藝:蘇揚工藝類別:幾何形狀
制作方法:半手工半
機械品質(zhì)等級:A貨
和田青玉:和田玉凈度:100%
擺掛形式:擺飾制作工藝:磨削
辭源 文房四寶 指紙、墨、筆、硯四類書畫用具,已是今人皆知的常識。但 文房四寶 一辭源自何者?源起何時?卻尚有未盡之解。比如《辭?!?文房四寶 辭目的說法,便是如此: 舊時對紙、墨、筆、硯四種文具的統(tǒng)稱。文房謂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文房四譜》,一名《文房四寶譜》,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 《辭?!氛f法的模糊之處在于: 一名《文房四寶譜》 的作者是誰?是另有他人?還是蘇易簡(958 997年)本人?如果是蘇本人,那么 文房四寶 一辭就當是蘇易簡提出的。但像《叢書集成》等收錄蘇易簡著作的各種文獻中,皆以《文房四譜》為書名,而未見注明《文房四寶譜》作者為蘇易簡者。也就是說, 文房四寶 一辭與蘇易簡的著作名稱,并無直接的原詞轉(zhuǎn)用關系。 蘇易簡不是 文房四寶 一辭的直接發(fā)明者,這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為蘇易簡《文房四譜》一書做提要時有所記載: 《宋史》本傳但稱文房四譜,與此本同。尤袤《遂初堂書目》作《文房四寶譜》,又有《續(xù)文房四寶譜》。考洪邁《歙硯說跋》,稱揭蘇氏文房譜於四寶堂,當由是而俗呼四寶,因增入書名,后來病其不雅,又改題耳。 《四庫》提到的洪邁(1123-1202年)和尤袤(1127-1194年)生卒年代相近,但都晚于蘇易簡,二者與 文房四寶 一辭似乎都有關系。其中《四庫》在為洪邁題跋《歙硯說》等書目的提要中,更詳細地談到了上述 揭蘇氏文房譜於四寶堂 的人,是洪邁的哥哥洪適(1117-1184年)。換言之,《四庫》是說蘇易簡原著《文房四譜》本無他名,是因為洪適曾經(jīng)把它揭示于徽州的四寶堂,才有人用 四寶 這種俗稱稱它為《文房四寶譜》的。因此,同為一個時期的尤袤在做《遂初堂書目》時,這才把俗稱的《文房四寶譜》等收錄了進來,也未可知。 然而問題到這里并沒有解決,因為實際上,在比洪適早出生一百多年的蘇易簡生活的北宋時期,社會上已在普遍使用 文房四寶 一辭了。如詩人梅堯臣(1002 1060年)早就寫有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 的詩句。 由此可見, 文房四寶 一辭的來源,盡管與蘇易簡著作名稱沒有直接關系,《四庫》所記得名于洪適的說法也經(jīng)不起年代差的考實,但至少在北宋時期,社會上已廣泛使用了這一詞匯,當無問題。到再晚一些的南宋初年,陸游(1125 1210年),甚至還把 文房四寶 叫做 文房四士 : 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 。但是不知為什么,被陸游入題入詩、稱之頌之的 文房四士 一辭,卻沒有像 文房四寶 那樣流行并流傳下來。這大概與后者出現(xiàn)和使用的年代較早,更傳神地表達了紙、墨、筆、硯在書房中的地位,已被社會廣泛接受的緣故有關。 筆、墨、紙、硯在宋代已成為書房中最重要的書寫繪畫用具,有考古學上發(fā)現(xiàn)也可作證。如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園山發(fā)現(xiàn)的南宋許峻墓中,就發(fā)現(xiàn)了整套 文房四寶 用品被隨葬的現(xiàn)象。再如河北張家口遼代張文藻家族壁畫墓的壁畫中,也有不止一幅迄今所見最早將筆、墨、紙、硯同繪于一處的 文房四寶 圖畫。其中7號墓 童嬉圖 壁畫中(如圖),有四童子藏于后面嬉戲的柜子,發(fā)掘者認為是食盒,但有研究者認為,應當是文房用具,可放置紙張、畫軸、書札等。這幅畫的墓主人張文藻卒于遼代咸雍十年(1074年),與蘇易簡、梅堯臣等人生活的年代甚為相近。這些無不說明,如果筆、墨、紙、硯不是經(jīng)歷時代的積淀,逐步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實用基礎,那么 文房四寶 一辭是不會在宋代終成專門用語的。 說起來, 文房四寶 中的 四寶 譜系還有據(jù)可考,但作為書寫、讀書等專用處所的 文房 的起源,卻實難考實得多。像唐代杜牧《奉和門下相公兼領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中所言 彤弓隨武庫,金印逐文房 ,已是我們迄今能看到的比較早的 文房 用辭了。因此說 文房 一辭于唐代就已出現(xiàn),或者還可能更早一些到南北朝時期,當不至于引起太大異議。但問題是,我們這里提到的文房,其實多屬于概念或?qū)傩苑懂?,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直接的文獻著錄、考古發(fā)現(xiàn)以及研究成果,能告知我們唐代的文房到底是什么樣的具體形態(tài)。 將有關文房四寶的起源研究,延伸到與其關的書畫空間場景中,是在變筆、墨、紙、硯的靜態(tài)討論為書畫者行為的空間動態(tài)考察。因為文物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