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總統(tǒng)酒,釣魚臺總統(tǒng)酒價格,釣魚臺總統(tǒng)酒銷售中心
北京中海明潤商貿(mào)有限公司,孫海明,1-3-7-1-7-9-2-4-6-9-0
在酒面前,每一個人,哪怕像我這樣滴酒不粘的人,也會被莫名地催化,乃至于會被感化。大概就是在這樣的感化下,才有古人所云“文王飲酒千鐘,孔子百觚”這樣的結(jié)果;大概就是在這樣的感化下,桑貝爾才會在飲酒間將暗殺愷撒大帝的計劃和盤托出。飲酒之致,妙在品酒的性情上。清人程世爵撰有《笑林廣記》一書,收《酒品》一文,文曰:“人事皆有品,惟酒品不一?;ㄩg月下,曲水流觴,一杯輕醉,酒入詩腸,此之謂儒飲,如雅人蘊(yùn)藉一般。二三良友,月夕花晨,名姝四座,低唱淺斟,此之謂仙飲,如瑤池醉月一般。禮席豐筵,繁文縟節(jié),終日拘攣,惟恐僭越,此之謂囚飲,如拘禁罪囚一般。杯不厭大,酒要滿斟,持籌呼馬,大肆鯨吞,此之謂驢飲,如行路渴驢一般。冠袍帶履,坐分昭穆,讓箸舉杯,納身軌物,此之謂葬飲,如衣冠斂葬一般。倒地謾罵,嘔噦成渠,僵臥不醒,人事不知,此之謂尸飲,如餓莩倒臥一般。”儒飲、仙飲、囚飲、驢飲、葬飲、尸飲,種種,飲酒的學(xué)問居然如此之大,恐怕是連許多飲酒人也是渾然不知也未曾注意過的,其實這才是它的樂趣所在。真正的飲酒人,就應(yīng)該是酒席上的得道中人。
最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飲酒有酒禮。傳說,鐘毓和鐘會幼時,一次,都以為父親睡著了,遂邀約偷喝酒。其實父親并未熟睡,不過是想窺視他們兄弟二人偷喝酒時的情狀。父親發(fā)現(xiàn),毓喝酒,“拜而后飲”,會則“飲而不拜”。于是各問其緣由。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而會則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這個典故很有趣,言外說明古人飲酒時都講究一定的禮節(jié)。這種禮節(jié),使飲酒成為一種儀式。于是,飲酒也便成為一種莊重的活動,不能失禮。這種禮節(jié),使飲酒成為文明進(jìn)程或文化氛圍的一部分。如今,彝族、苗族等少數(shù)民族都還保存著酒禮這一習(xí)俗。比如彝族飲酒時唱《酒禮歌》、苗族給客人喝攔路羊角酒,都是隆重的禮節(jié)。可以說,在飲酒活動中,酒禮是一種秩序,由于有種種約定,也算是一種無形的規(guī)則。
佛教為酒羅列過十大罪狀: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不明;四、現(xiàn)嗔相;五、壞業(yè)資生;六、增疾?。黄?、益斗訟;八、惡名流布;九、智慧成少;十、壞命終,墮諸惡道?!幻庥行┻^激。但若不曉酒性、不明酒品、不懂酒禮,卻終年酗酒以度日而無所事事,其愚蠢之極,則實難茍言。一個想與酒套近乎的人,應(yīng)該真正地對酒和飲酒有了清朗的認(rèn)識之后,才一本正經(jīng)地去學(xué)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