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日前對三大運營商“當月流量不清零”“的報道,讓流量這事又被炒得沸沸揚揚。今天筆者只想談談,“流量”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東西?
流量,現(xiàn)在老百姓可關注了,在一些媒體的眼中,簡直比豬肉漲價、房價不降等更關乎老百姓的幸福安危,這讓我等從事運營商工作多年的人無不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先讓我們平靜一點,來看看流量到底是什么東西?
其實,流量它就真不是“東西”。之前有廣東移動的某總把套餐里面的東西比作肯德基的雞腿,這解釋真不咋地,還不如不說。后來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大家紛紛說雞腿吃不完還是我的啊,吃不完我可以打包啊,這越說越覺得套餐里的東西就更不應該清零了。
其實,套餐里的話務量、短信量、流量真不是“東西”,而是“服務”。就像酒店的服務,賣給你的是一天的居住權,包含了舒適的環(huán)境、安全的居所、定期的服務以及配套的娛樂休閑等。比如你購買了酒店一個三天的套餐,結果中間自己出去周邊玩了一天,你說這一天我不在酒店,要求不能清零,要順延一天享受服務,你可以去全世界的酒店看看,哪個酒店會答應你這樣的要求?
因為不是“東西”而是“服務”,所以,對于流量的商業(yè)模式就應該類似服務而不是用實物來對比。
說到這里,估計又不對了。服務也可以不清零啊,比如我購買了一年有效的30次健身卡,我去了一次,還有29次還是我自己的,我什么時候想去還是可以去,不代表只要是服務就要按月清零。是,其實這些問題運營商早就有考慮了,月度不清零的流量卡一早就有了,比如季度卡,比如年度卡,這個月用不完,下個月還是你的,直到有效期結束,才整體清零,這個與之前說的健身卡就很類似。而且,運營商特別尊重商業(yè)習慣,按單價計費的是最貴的,其次是這種長期有效不清零的,最便宜的是短時間內(nèi)有效的,分別對應就是不太常用的,常用的,和流量死黨。這其實與健身房那種一次次算最貴、年卡其次一樣,如果你天天都去,套餐就是最劃算的。
但放到運營商這里,就變成了“提速降費”沒有誠意,變成了愚弄老百姓,不管運營商怎么解釋,都變成了掩飾。但其實,對比水電煤氣那種階梯上漲的純流量計費,運營商的套餐才真正顯示了商業(yè)的水平和智慧。為什么有那么多所謂“專家”出來站臺,說流量不清零是運營商的一種進步,這是進步嗎?筆者看到的似乎是商業(yè)模式和契約精神的倒退。
作為整體服務業(yè)中的一員,運營商迫于壓力搞出來的“流量不清零”,可能改變整個服務業(yè)中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打破一切的“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這種精神曾經(jīng)被神化為有摧枯拉朽的力量,但筆者相信商業(yè)本身是有其基本規(guī)律要去遵循的,打破這些基本規(guī)律,最后未必是好事。一切簡單地把“前向”免費當成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的,都有濫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嫌疑,因為任何免費的東西,其實最后是最貴的。羊毛出在狗身上,最后還要豬買單的。
流量真不是“東西”,對于老百姓,是一種方便的通信服務;對于運營商是未來生存的基礎。如果流量真是“東西”了,估計對大家也未必是好事。珍惜吧,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運營商。
流量,現(xiàn)在老百姓可關注了,在一些媒體的眼中,簡直比豬肉漲價、房價不降等更關乎老百姓的幸福安危,這讓我等從事運營商工作多年的人無不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先讓我們平靜一點,來看看流量到底是什么東西?
其實,流量它就真不是“東西”。之前有廣東移動的某總把套餐里面的東西比作肯德基的雞腿,這解釋真不咋地,還不如不說。后來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大家紛紛說雞腿吃不完還是我的啊,吃不完我可以打包啊,這越說越覺得套餐里的東西就更不應該清零了。
其實,套餐里的話務量、短信量、流量真不是“東西”,而是“服務”。就像酒店的服務,賣給你的是一天的居住權,包含了舒適的環(huán)境、安全的居所、定期的服務以及配套的娛樂休閑等。比如你購買了酒店一個三天的套餐,結果中間自己出去周邊玩了一天,你說這一天我不在酒店,要求不能清零,要順延一天享受服務,你可以去全世界的酒店看看,哪個酒店會答應你這樣的要求?
因為不是“東西”而是“服務”,所以,對于流量的商業(yè)模式就應該類似服務而不是用實物來對比。
說到這里,估計又不對了。服務也可以不清零啊,比如我購買了一年有效的30次健身卡,我去了一次,還有29次還是我自己的,我什么時候想去還是可以去,不代表只要是服務就要按月清零。是,其實這些問題運營商早就有考慮了,月度不清零的流量卡一早就有了,比如季度卡,比如年度卡,這個月用不完,下個月還是你的,直到有效期結束,才整體清零,這個與之前說的健身卡就很類似。而且,運營商特別尊重商業(yè)習慣,按單價計費的是最貴的,其次是這種長期有效不清零的,最便宜的是短時間內(nèi)有效的,分別對應就是不太常用的,常用的,和流量死黨。這其實與健身房那種一次次算最貴、年卡其次一樣,如果你天天都去,套餐就是最劃算的。
但放到運營商這里,就變成了“提速降費”沒有誠意,變成了愚弄老百姓,不管運營商怎么解釋,都變成了掩飾。但其實,對比水電煤氣那種階梯上漲的純流量計費,運營商的套餐才真正顯示了商業(yè)的水平和智慧。為什么有那么多所謂“專家”出來站臺,說流量不清零是運營商的一種進步,這是進步嗎?筆者看到的似乎是商業(yè)模式和契約精神的倒退。
作為整體服務業(yè)中的一員,運營商迫于壓力搞出來的“流量不清零”,可能改變整個服務業(yè)中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打破一切的“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這種精神曾經(jīng)被神化為有摧枯拉朽的力量,但筆者相信商業(yè)本身是有其基本規(guī)律要去遵循的,打破這些基本規(guī)律,最后未必是好事。一切簡單地把“前向”免費當成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的,都有濫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嫌疑,因為任何免費的東西,其實最后是最貴的。羊毛出在狗身上,最后還要豬買單的。
流量真不是“東西”,對于老百姓,是一種方便的通信服務;對于運營商是未來生存的基礎。如果流量真是“東西”了,估計對大家也未必是好事。珍惜吧,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