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chuàng)業(yè)投資 » 大媽理財 穩(wěn)字當先

大媽理財 穩(wěn)字當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8-18 08:31  來源:和訊網  瀏覽次數:6
? 黃金一戰(zhàn),中國大媽一戰(zhàn)成名,可惜殘酷的黃金交易市場讓中國大媽收獲的只是教訓。目前在中國內地,大量財富集中在50~65這一年齡段的人群中,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第一批下海的人先富起來了;90年代末掀起的一批房產投資熱潮,又造富了另一批有先富意識的人。經過這兩波致富潮,中國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提前進入了小康生活,而這一部分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媽大嬸們。
? ? 大量的現金握在手中,催生了整個金融業(yè)理財市場的發(fā)展,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存銀行吃利息了,而是尋找收益更高的理財市場。這幾年以來,理財市場可以說是以幾何速度在擴張,各大金融機構都在爭相分這一杯羹。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信托公司、貴金屬公司爭相推出各類理財產品引吸客戶,那么,目前市場上,真的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讓中國大媽用來投資嗎?就這一問題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 ? 先來看證券市場。2007年,股市從6000點一路跌下來至今元氣大傷,基金公司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fā)展,從擴張到萎縮,一批著名的基金經理紛紛轉投私募,目前公募基金領域有經驗的基金經理已為數不多。甚至一些曾經因收益翻倍而成為神話的基金成了現在類似于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產品。記得上證指數在5000~6000點的時候,基金發(fā)行認購基本上和現在新股發(fā)行差不多,要按比例配售。而現在呢,發(fā)行量大大減少不說,每發(fā)行一只基金都在成立額最低底限上掙扎。聞基色變仍是現在理財市場上的趨勢。
? ? 那么,基金真的沒有投資價值嗎?其實并非如此。投資基金作為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對于投資者來講,在市場處于牛市中時,可大膽購買基金;如果處于熊市時,也可以通過定投來投資基金,投資方式不同,得到的效果也是大不一樣。對于中國大媽來說,穩(wěn)健的定投投資模式其實比在牛熊市中追漲殺跌靠譜得多。
? ? 再來看保險,就筆者這么多年的從業(yè)經驗來看,保險公司的確存在較多問題。目前每家銀行都在銷售銀保產品,也就是由銀行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對于這類產品,大媽們必須要看清其類型以及是否適合自己購買。目前市面上看到最多的銀行代理保險產品基本上以分紅險和財產險為主,而分紅險又是一個最不確定收益的保險,因為其沒有一個保底收益,而是完全靠天吃飯,資本市場好了,相對分紅多一點,一旦市場走熊,那么每年的分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對于該類產品,大媽們在購買時一定要分辨清楚,以免把存單變保單,幾年下來可能與其他固定收益產品相比,收益會大打折扣。
? ? 然后,我們再來看銀行自己發(fā)行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大多以固定收益為主,也是目前大多數客戶喜聞樂見的投資方向。銀行自己發(fā)行的理財產品主要特點就是投資方向穩(wěn)健,基本以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業(yè)拆借等作為投資標的,風險等級相對比較低。對目前還是存銀行吃利息這一傳統(tǒng)觀念還比較重的國內客戶來講,銀行理財產品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很大程度上還是起著理財市場主力軍的作用。
? ? 綜上所述,中老年人對于理財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與定位。誰都想得到高收益,但是不是每一個產品都適合投資的。理財切勿貪字當先,一味比較哪家金融機構利率高,這會讓自己陷入茫然。尤其對于已步入60歲后的客戶來說,鑒于目前我國的養(yǎng)老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因此筆者個人給出的建議是穩(wěn)字當先,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不然的話,高風險就在不遠處等著您喲。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