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該怎么理財呢?是由朋友推薦產品,還是聽從專家意見,或是憑直覺,“跟著感覺走”呢?很多投資者往往非常迷茫,不知取舍。嘉豐瑞德理財師認為,個人理財,巧用“數據”是關鍵,不必盲從他人,也不要憑感覺。
問題平臺
這幾個月來,P2P理財產品飽受置疑,幾乎令投資者“談虎色變”,少數害群之馬讓整個行業(yè)蒙羞,也讓很多原本有意向的投資者猶豫不決。
根據公開的數據,這些問題平臺大都有如下特征:成立不到1年;注冊資金低,多在幾百萬之間;平臺理財產品周期短,少有1年以上;收益高,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收益率。從這組數據中,不難發(fā)現問題所在。因此,嘉豐瑞德理財師提醒,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時,看到具有類似特征的平臺,千萬不要碰。
收益和風險
收益和風險,一體的兩面。一般規(guī)律是收益高,風險也高。如果以0—1代表風險由低到高:
收益率在5%左右,風險基本上等于0。像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基金皆屬此類;
收益率在10%左右,風險相當于0.1,即風險較低,且可以控制,像上文說過的P2P理財產品等,屬于此類。
收益率在15%以上,風險相當于0.5,風險較高,例如信托產品。
此外還有股票、貴金屬、外匯等等,收益率不固定,最高收益甚至是幾倍,最低收益則可以血本無歸,因此這類理財產品風險極高,以風險等級論可以劃到1。
當投資者明白收益和風險之間的聯系,就可以結合對收益的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自主選擇理財產品。
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概念炒得很熱,數據變得無比的重要。因此對個人理財來說,同樣如此,因此嘉豐瑞德理財師建議,選擇理財產品,巧用各種數據,準確的數據能夠幫助投資者規(guī)避風險,讓投資有規(guī)律可循,更有效率。